跳至主要内容

InvestNZ | 新西兰建筑产业的星辰大海 | 愚语

建筑行业的风向标

建筑行业是经济的晴雨表,其兴衰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。正如经济学家所说:“建筑业是经济的金丝雀。”例如,今年统计数据宣布新西兰进入到技术性经济衰退当中,但实际上早在2022年,所有破产的公司中有21%都是来自建筑业,这其实就宣告了经济下行的到来。同样,建筑行业也将率先感受到经济回暖的信号。然而,在最近短期阴霾的日子里,建筑行业如何在寒冬中寻找新的机遇就成为了关键。



经济衰退的症结与解药

经济衰退的根本问题在于总需求不足。当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降低时,企业就减少生产,人们就开始失业。所以终结衰退的关键在于恢复需求,刺激消费。面对经济衰退,政府无非两个途径,第一,减税。但减税的问题在于,当政府为家庭减税1纽币时,其中一部分可能被用于储蓄,而不是支出。那么用于储蓄的那部分资金对于总需求就没有什么贡献。所以相对减税来说,增加政府支出又可能更有效率地刺激社会需求。

政府支出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,第一个就是给民众撒钱,为中低收入者发福利,为失业者提供补助,因为他们已经在经济上出现困难,所以他们得到的钱都会去消费,而不会储存起来。例如最近宣布的Family Boost还有Jobseeker benefit都是此理。

National


政府支出的另一个方面,也是本文的重点,也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型项目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,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创造大量就业机会,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

新西兰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挑战

新西兰面临着严重的基建缺口,估计约为1000亿纽币。这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,也降低了民众的生活质量。想想看,基础设施落后浪费了多少时间、金钱,最终导致了所有人更低的生活水平。几十年来的投资不足留给了我们坑坑洼洼的道路、不可靠的供水系统(还记得惠灵顿的供水危机吗?)、以及陈旧的设施。显而易见,基建缺口是长期政策失误的结果,我们过去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。

Water spouts into the sky as burst pipe floods Wellington street | Newshub


国家层面的投入:大型基础设施基金

针对区域大型的基建设施,预计国家将很快会推出一个专门的大型基础设施基金。该基金可以参考2008年中国扩内需促增长的“4万亿投资计划”,以及前两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刺激经济而推出的新冠响应基金COVID-19 Response and Recovery Fund。

除了设立大型基础设施基金之外,政府还将采取其他配套措施,包括交通运输方面,交通部长已经发布了新的交通运输草案(Government Policy Statement on land transport 2024),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筹资$20.2billion进行道路设施的投资,并正在推进“Local Water Done Well”改革。


私人资本的参与:多元化融资工具

要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,光靠国家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,社会资本的参与必不可少。这也将成为建筑行业资金的巨大机会。本届联合政府公开表明,将对私人资本参与公共基建设施持开放态度。为了改善基础设施融资渠道,政府鼓励采用多种融资工具。从政策上,政府将加强《基础设施融资和融资法案》Infrastructure Funding and Financing Act,探索新的融资工具,并为地方议会提供更多支持,以下融资工具中常见的几种方式:

  •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(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, PPP): 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,共同出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。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私营企业的资金和专业知识,提高项目效率。
  • 道路收费: 通过征收道路通行费,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筹集资金。
  • 拥堵费: 在交通拥堵高峰时段收取额外费用,鼓励驾驶者选择其他出行方式,缓解交通拥堵并为基础设施改善提供资金来源。
  • 地价增值收益分享 (Value Capture): 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周边土地价值升值时,政府可以征收一部分增值收益,用于弥补项目建设成本。
  • 地方税费 (Rates) 和附加费 (Levies):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地方税费和附加费,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。



公私合作 (PPP)几个重点关注领域

公私合作 (PPP) 是一种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的模式,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公共基础设施。这种模式可以发挥双方优势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并为政府提供更大的财政空间。

对于很多海外资本来说,投资道路桥梁,大型市政工程的门槛较高,需要深厚的本地资源和资质,但是笔者认为PPP 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。在医疗领域,PPP 可以用于建设和运营医院、诊所、养老院等医疗设施。在教育领域,PPP 可以用于建设和运营学校、幼儿园等教育设施。目前,虽然教育部还未开放学校的PPP建设,但是笔者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。另外,最近已经推出的Build-to-rent也非常值得关注。

RNZ


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机会

那么对于建筑行业的具体从业人员来说,又有什么机会呢?大型基础建设的上马和立项,加上新任政府下计划成立国家基础设施机构,这将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带来许多新的机会,这包括风险管理、商业案例评估和采购流程等方面。

另外,这对整个供应链来说,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。除了新建项目之外,现有资产的维护也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包括对基础设施进行持续的监测、维修和修复等工作。总而言之,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西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也将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带来许多新的机会。



笔者介绍:大鱼博士,政府高级投资经理,长期关注创新创业、新西兰行业发展及政策变革,微信号:SoaringBigFish,欢迎交流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鱼语 | 我的创业之旅——首月开篇:十年磨一剑 今朝试锋芒

前言:上周我向朋友们发送了创业以来的第一篇新闻稿,以下附上中文版。

数千政府雇员的集体失业,是壮士断腕的救赎,还是政治博弈的牺牲? | 愚语

新西兰政府宣布公职部门大规模裁员的 消息 ,犹如一枚深水炸弹,在惠灵顿市中心引起轩然大波。数千名公职人员将面临失业的困境,惠灵顿市的经济也笼罩着一片愁云。此次裁员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,到底是壮士断腕的救赎之举,还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? NINA WEIL / THE POST 裁员风暴来袭 政府上周宣布的裁员计划主要为卫生部(MoH)、初级产业部(MPI)和商业、创新和就业部(MBIE)等大型部门。其中卫生部计划裁减 188 个职位,占其总劳动力的 25%;初级产业部计划裁员 384 人,占其全员的 9%。其他各部门将再接下来几周内陆续传出裁员的消息,预计失业人数还将进一步上升。 由于政府裁员引起的连锁反应,据储备银行预测,年底失业率还将进一步攀升。 TOM PULLAR-STRECKER / THE POST 反对党怒斥政府漠视民生 反对党工党认为,现任政府为了兑现减税的承诺,不惜大幅裁员,是一种冷酷无情的政治行为。他们指出,公务员并不是冰冷的机器,而是为国家服务的人,政府应该保障他们的工作权益,而不是将他们当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 工党指出,国家党此前承诺的减税政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,裁员只是节省开支的一种手段。大规模裁员将对公务员队伍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,降低工作效率,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整体服务能力。惠灵顿选区议员Tamatha Paul批评国家党宁可为富人房东减税,也要坚持裁员。工党领袖Chris Hipkins评价本届政府是自MMP(混合选举制度)实行以来,最不稳定的政府(most unstable)。 Photo: RNZ/Tim Collins 执政党回应:艰难的抉择 国家党则为裁员辩护,称这是控制政府财政支出、优先保障一线服务和减轻民众税负的必要之举。他们认为,公务员队伍近年来规模扩张过快,冗员过多,此次裁员是政府勒紧腰带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。  Photo / Mark Mitchell 人才的隐忧 此次裁员潮给惠灵顿市的居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许多即将面临失业的公职人员和他们的家属都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。惠灵顿市长担忧裁员将会对该市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,许多拥有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公职人员可能会被迫离开惠灵顿,转投奥克兰或澳大利亚等人才市场更活跃的城市。这不仅会削弱惠灵顿作为新西兰政治中心的人才优势,也会对依赖公务员履职的政府项目带来...

鱼语 | 第36个故事

  中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,每十二年轮回一次。我出生于戊辰龙年冬月,到如今已经经历过3个轮回了。 我的第一个十二年少不更事,第二个十二年又主要都是在读书求学,所以真正独立,能开始拥有自己的人生,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应该从第三个轮回开始。时间回到2012年, 那时的我大学本科已经毕业了,正在念研究生,可能已经开了酒吧了。 这样回忆起来颇有趣味,所以我借此文,梳理回顾一下近十二年的发展和反思。 2012年,我与小鱼(当时的女友,如今的妻子)在麓山南路下创立了一间酒吧。毫无经验的我们懵懵懂懂,反而打造了长沙河西必去的十家小店。 2014年,硕士毕业,转让了酒吧,入职杭州。成婚,次年女儿出生。 2016年,举家迁至新西兰基督城,开始博士求学生涯。 2019年2月,离开基督城来到惠灵顿,进入新西兰创新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。 2022年1月,离开科研院,加入环境部,转型政府投资。 2024年9月,从体制内离职,自主创业。 以上寥寥数笔,就刻画了我近十二年的职业轮廓和发展主线。